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——太极

更新时间:2024-04-02 11:01:48
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——太极

  一位太极练习受益者的切身体会

  初识太极,是源于九十年代的一部电影,《张三丰》。年轻的李连杰,英姿飒爽,运气练功之时,树叶被电影特技吹得飘飘忽忽,于是轻而易举地俘获了我幼年的芳心。

  上了初中,有门选修课叫太极拳,那时的我,对太极的理解还停留在“功夫”的层面,总幻想着练出一身轻功,万一碰到坏蛋打不过还能逃,于是兴致勃勃地报了名,假模假样地比划了几节课,好不容易会在胸前画几个圆了,耐性早被磨的精光,逃课了事。

  后来年纪越大,毛躁的性子不减反增。直到后来机缘巧合,终于沉下心踏踏实实打了一年的太极拳。

  感谢这次机缘,我被领进了太极的世界。

  没有认真考据过,仅仅从字面上看,太极太极,“太”意为极致,“极”仍意为极致,极致的极致是什么?古语中有否极泰来,有置之死地而后生,更有物极必反。于是我想,太极之意,看上去似乎是山穷水尽,其实暗藏无限转机,正是“始终”二字之交界也。

 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个度,何为度?就是凡事不可极致,留有余地方能长久。然而亦有一种说法是“不破不立”,即刻意追求极致有可能达到全新境界。东方哲学不像西方哲学讲究推理论证,东方哲学更多地将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,以追求天人合一、内心与环境的和谐为最高境界,看似玄妙,其实是一种极简抽象的宇宙观——万事万物均不是独立存在的,而是相互联系的,其中状态可为正反、阴阳、虚实。极致可能导致新的变化,这种变化也许是好的,也许是坏的,甚至好坏在不同的环境下也可能彼此转化,生生不息。

  太极拳亦是如此。

  初练极为枯燥:步法虚实有序、方位固定——练的是下盘稳健;放松腰椎,打开命门——练的是气血通畅;旋转腾挪、金鸡独立——练的是灵活平衡;气沉丹田、收放之间调理呼吸——练的是绵绵不绝的后劲。

  从8式到24式到40式再到85式,由简及繁,如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又如同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又衍生出64卦。凡此种种。然而万变不离其宗,好比卦象之根本为阴阳两爻,阴阳更替则在太极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。太极拳学到85式,招式繁多,然则再复杂的招式,永远离不开脚下虚实变换。招与招的衔接越来越含混不清,但是细想一番招招都是从8式、24式变化而来,模糊的招式如同绵里藏针,看似虚晃,反手便是进攻。

  太极拳之奇妙更在于每一招的劲道均不会用足、用尽,讲究的是连绵不断、点到即止:出拳不等劲老,若有若无之际,足下已随后而至,重心移动,动静交替,新招已出。如此周而复始,打完一整套太极拳,大汗淋漓,更难得的是呼吸顺畅、头脑清醒,盖缘于拳法身形复杂、非摈除杂念心神合一不能武完全场也。

  绝大多数运动,从表象上就能看出运动员的水平究竟有多高,但是太极不同,谁能看得出“劲路”是个什么东东?瑜伽和太极在呼吸、养生方面有些共同之处,不过部分瑜伽动作是要求追求极致的.,通过寻找身体的极限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,这点和太极有本质区别。太极事实上是一门极其关注内在的功夫,说白了就是练“气”。其动作简单,完全可以实现全民普及,但是入门容易精通难,真正能做到收心敛神、关注自身的每一个变化、每一次呼吸、每一步虚实,必得天长日久勤学苦练不可。久而久之,你会感觉到下盘越来越稳,足下生根,缓缓舞拳之际,周遭世界不复存在,心中清明。双手虚抱如球,如天地在握,气息流转,如长河大川。

  在纷繁的上海立足,求得一时片刻的宁静实属难能可贵。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、越来越多的选择,京华烟云,半梦半醒,都市人一边奔忙一边烦躁,却往往忘记了自己不过是万事万物中的一粒微尘,忘记了先人还留下了太极这一终身受用的遗产。

  细观太极阴阳图,一半为阴,一半为阳,却并非简单割据,而是互为触发、互为牵制,至于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,则是阴阳包容、浑然一体。若将太极图旋转起来,你还能否分得清黑白阴阳?就如同这天、地、人的宇宙,运动之时,则阴阳混淆,看似有分别,却纠缠不清,世事再无“绝对”可言。修习太极,除了强身健体,更是为了修身养性,在内心睁开一双眼睛,求得灵台清明,看清这高速旋转的太极图。

  老子云,福兮祸所倚,祸兮福所伏。宠辱不惊、淡然处之,怀着出世的心,做入世的人,或许才是众生孜孜以求的方向。

《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——太极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